公元626年7月2日,李世民策划发动玄武门之变。在这次政变中,李世民成为最终胜利者,隐太子李建成与巢王李元吉身死,李渊被逼退位成为太上皇。而李世民为了稳住位置,进行了血腥屠杀。将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子嗣统统杀害,就连幼子都不放过,并且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他们的名字。
然而值得一提的是,李元吉的妻子杨氏(史书并未记载其姓名)并未遭到杀害,反而被李世民纳入后宫,成为李世民的妃子,为李世民生子李明,是为曹王。李世民对于此女还十分宠爱,曾一度想要立杨氏为后,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曹王明,母本巢王妃,帝宠之,欲立为后。”
从这段记载上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可谓是非常好的,然而事实上李世民对杨氏有着杀夫杀子之仇。后世对于李世民为何要娶这么一个妃子也是议论纷纷,很多人八卦道:“这杨氏绝对美貌无比,令李世民这等人物都迷醉不已”。
然而笔者却不这么认为,唐太宗李世民何等人物?坐上皇帝后美女自然不缺,又怎么会因为美色而娶一个已经嫁做人妇且有仇怨的女子呢?仔细想来,李世民的这项举动其实蕴藏着极大地智慧,看完只知道李世民有多聪明。
古代女子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女子的婚事都不由自己做主,一般都会成为为家族谋福利的一种“工具”,这种现在在贵族与帝王家庭更为常见。杨氏当初嫁给李元吉的时候,就属于政治联姻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杨氏所在的家族——弘农杨氏。
这个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大名鼎鼎。自西汉时期,弘农杨氏中杨敞就位居丞相之位,其玄孙孙杨震官居太尉,又有“关西孔子”之美称,之后杨氏历代为官,一度达到“四世三公”的高度,其家族可见兴旺。到了隋朝时期,弘农杨氏更是达到巅峰,隋朝的著名宰相,越国公杨素,其子杨玄感等,就是弘农杨氏的后人。
后来唐朝建立,弘农杨氏依旧蕴藏着巨大的力量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太多人,但是杀戮只能消除敌人,并不能产生助里。李世明若想坐稳皇位,就必须有人支持,而弘农杨氏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。因此,李世民将杨氏纳入后宫,就是想给弘农杨氏一个信号——我与弘农杨氏是自己人!
前面提到,杨氏与李元吉的婚姻乃是处于政治联姻,目的就是为了搭上皇室一脉。只要能给家族带来好处,杨氏嫁给谁都是一样的。而当李世民宣武门政变成功后,坐上皇帝位置是板上钉钉的事情,李世民娶了杨氏给弘农杨氏带来的好处,比之杨氏嫁给李元吉所带来的好处高下立见,弘农杨氏自然能够区分其中利弊。
在权衡之下,即便是强娶弟妻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,李世民也不在乎。毕竟与得到弘农杨氏的支持相比,这点名声算什么?因此,李世民在杀掉弟弟李元吉后,还强娶其妻,实乃是一种大智慧。可悲的则是这封建时代中的女子,身不由己,注定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。
幸好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时代,男女平等恋爱自由。不用担心自己的婚姻被政治左右,也不担心战乱朝不保夕。不过虽然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了明面上的战争,但是日常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战场呢?如何在职场中拉拢自己的帮手?如何化解与对手间的矛盾?如何讨得领导欢心?这些都是需要足够的智慧的。
然而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,工作时间更是短暂,又有多少机会能够增加为人处世的经验呢?很多人做事会给人老成的感觉,那么只有两种可能:第一就是他自身觉悟高,第二就是他经历的多。如果用亲身经历来体验人生百态,等你体会之后或许就已经垂垂老矣。因此,笔者在这里建议大家还是多读书。因为读史就是在给自己增长经历,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古人是如何升官的,是如何对付政敌的,是如何运用权谋的。他们的经历虽然与我们不同,但是待人处事的道理却是相同的。
评论